血管瘤论坛 血管瘤手术治疗 两种手术方法对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后护理的影响

两种手术方法对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后护理的影响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   2020-5-9 11:41   1112  

陆静 李梦华 许倩茹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后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6年9月至2011年12月行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的患者40例,按不同手术方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传统手术组,在鼻内镜下行纤维血管瘤切除术;B组:为介入组,先行载瘤动脉栓塞术,再行鼻内镜纤维血管瘤切除术,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1),主要表现为呕吐、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呼吸抑制等。结论:介入栓塞后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可明显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轻临床护理工作负担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关键词】介入栓塞;鼻咽纤维血管瘤;护理

鼻咽纤维瘤血管瘤常发生于青年男性,起源于枕骨底部蝶骨体及翼突内侧的骨膜瘤体,受损后极易出血,肿瘤常向邻近组织扩张生长,侵入鼻腔鼻旁窦眼眶翼腭窝及颅内。目前根据肿瘤的部位和范围,通常采用手术切除为主[1],但传统的手术方法可导致患者手术过程中失血较多,从而术后并发症也相应增加。有研究表明,采用介入栓塞后行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可明显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本研究以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为基础,探讨它们对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与分组 选择我科2006年9月至2011年12月行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的患者40例,均为青年男性,年龄18~26岁,CT或MRI确诊鼻咽纤维血管瘤后入我科行肿瘤切除术,按不同手术方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传统手术组,在鼻内镜下行纤维血管瘤切除术;B组:为介入组,先行载瘤动脉栓塞术,再行鼻内镜纤维血管瘤切除术,每组20例。

1.2监测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定义 两组患者手术后均常规监测五导联心电图、无创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并设置不良事件音频报警。不良事件是指患者手术后发生呕吐、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呼吸抑制和大出血等。其中,高血压指SBP≥160mmHg,低血压指SBP≤80mmHg;呼吸抑制的标准:SpO2≤90%或呼吸频率≤10次/分钟。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

1.3不良事件的护理与干预 一般来说,最好要有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一些形式的非药物性干预和护理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针对不良事件的护理措施包括:评估、创造良好的环境、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给药时间及注意事项和基础护理等方面。做好此类不良事件的病情观察、一般护理和健康教育,重点做好要素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工作,一旦发生异常,立即报告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B组明显少于A组(P<0.01)。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者术后发生不良事件12例:其中呕吐4例、高血压1例、低血压5例、呼吸抑制1例和大出血2例,1例患者发生呕吐和低血压。而B组仅发生1例呕吐和1例低血压。两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X2=14.417,P<0.01)。

3讨论

单纯鼻内镜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时由于术腔深、术野小、失血迅猛及瘤体剥离困难等问题存在,已不适应临床需求,因此介入栓塞后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本研究表明,介入栓塞术后再行鼻内镜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患者术中失血量,避免大量失血后及输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从而减少手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良事件的发生往往加重临床护理工作的负担,消耗医院的资源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别是恶性不良事件。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更着重于要素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除定时监测患者的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情况外。应密切观察有无恶性不良事件发生,并做好护理记录。

因介入栓塞术的特殊性,术后要注意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主要有脑血管痉挛和脑出血两方面,脑血管痉挛应着重观察肢体活动情况,如出现对侧肢体无力及头痛,往往存在脑供血不足的可能,应及时给以扩冲血容量、扩血管等对症治疗;如患者有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等,应高度怀疑患者颅压增高,可能有脑出血。多半与导管的机械刺激、情绪激动、剧烈活动时引起动脉压突然升高,头部静脉回流受阻引起出血,应嘱咐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如发现有颅内高压综合征,应及时报告及时处理[2]。

对两种方法手术患者而言,均应密切观察鼻腔分泌物的性质、量和渗血情况。护理的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观察鼻腔是否渗血及其量,指导患者吐出口咽部的血性分泌物,这样有利于观察出血量和防止血液刺激胃引起恶心呕吐。观察统计出血量,如出血较多、患者出现连续吞咽的动作,应考虑是手术创面有活动性出血,要立即汇报紧急处理;术后24小时内可冰敷额部,以收缩血管减少渗血。如鼻腔渗血不止、应报告并协助重新填塞。鼻咽部填塞去除后的1~3天内更有大出血的可能,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做好再次鼻咽填塞的准备[3]。

本研究还表明,尽管介入组行载瘤动脉栓塞术有可能增加额外的医疗费用,但两组患者的总医疗费用接近,同时介入组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总之,介入栓塞后再行鼻内镜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可明显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轻临床护理工作负担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