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论坛 血管瘤诊断和检查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MRI表现及与病理对照分析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MRI表现及与病理对照分析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   2020-5-11 15:07   3981  

【摘要】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患者5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及病理学表现。结果:5例中2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T1WI上病灶呈等、低信号,边界欠清,4例T2WI上病灶呈高信号为主,其内有斑点状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不均匀中度强化,门脉期呈较均匀的等或稍高信号,病灶内低信号区无强化;1例T2WI上病灶呈低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示病灶无明显强化。病理检查5例,镜下显示脾窦细胞增生,病灶由相互吻合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腔隙表面覆以呈短柱状或扁平形的内皮细胞,胞质内有含铁血黄素颗粒。免疫组化示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标记物阳性。结论: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一般为多发病灶,呈血管瘤样强化及T2WI上病灶内有点状低信号区且其增强后无强化的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1.临床资料

材料与方法

技术证实,其起源于脾血窦的内衬细胞,又称窦岸细胞,具有向上皮和组织细胞分化的双向潜能,故称窦岸细胞血管瘤。本病十分罕见,国内及国外文献主要为个案报道[2-3]。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2011年收治的5例脾脏LCA患者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脾脏LCA的MRI表现,并与其病理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5例脾脏LCA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33~65岁,平均49岁。1例以中上腹不适为首发症状,其余4例均为体检时行B超或MRI检查发现脾脏占位。实验室检查:5例患者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9-9)均在正常范围内。5例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均正常范围内,无脾功能亢进的相关表现。5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2.MRI检查方法

3例患者采用SiemensAvanto1.5TMR扫描仪。先行横轴面抑脂FSE-T2WI(TR3500ms,TE84ms)、屏气二维梯度回波快速小角度激发T1WI(TR112ms,TE4.8ms)及背景抑制屏气DWI(TR2300ms,TE62ms,b=500s/mm2),扫描完成后经肘静脉手推Gd-DTPA20~30ml,剂量0.2ml/kg,注射流率2ml/s,在注射后20~25s、60~70s及90~120s行屏气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层厚6~7cm。

2例患者采用SiemensVerio3.0TMR仪。先行横轴面抑脂FSE-T2WI(TR4500ms,TE78ms)、屏气二维梯度回波快速小角度激发T1WI(TR140ms,TE2.5ms)及背景抑制屏气DWI(TR3000ms,TE70ms,b=500s/mm2),扫描完成后经肘静脉手推Gd-DTPA20~30ml,剂量0.2ml/kg,注射流率2ml/s,在注射后20~25s、60~70s及90~120s行屏气动态增强扫描,层厚为3cm。

3.病理诊断标准

脾脏LCA的病理诊断标准主要根据以下两方面[4]:①形态学上表现为肿瘤病变均由相互吻合的血管性腔隙构成,不规则的管腔内可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突起,部分上皮脱落游离于腔内。肿瘤有两种形态,一种与周边正常脾窦内皮相似,主要衬覆于细小血管腔隙表面,另一种为呈鞋钉状的柱状细胞,主要衬覆于宽大血管腔隙表面,胞浆中有时可见少量含铁血黄素颗粒,细胞无异型、无分裂象。②免疫组化:LCA的增生细胞具有双重(内皮细胞/组织细胞)分化特性,所以肿瘤细胞同时表达内皮细胞(CD31、FVII-IAg)和组织细胞标记物(溶菌酶、CD68、组织蛋白酶、α1抗胰靡蛋白酶),CD34为阳性或弱阳性,Ki-67增殖活性较低,柱状细胞的组织细胞标记物常呈强阳性反应,此免疫表型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此病的病理诊断。本组5例患者所有脾脏标本都先经10%甲醛溶液固定、常规脱水及石蜡包埋,然后行HE、糖原蛋白及免疫组化染色,标记CD31、CD34、FVIIIAg、CD68以及Ki-67。


1.临床特征

5例中1例以中上腹不适为首发症状,其余4例都是体检发现。5例患者脾脏形态基本呈肾形或镰刀状,其最长径范围为8.2~12.1cm,平均长度(9.84±1.88)cm。实验室检查5例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血细胞比容都在正常范围之内,无脾功能亢进的表现。5例患者均行脾脏切除手术。

2.影像学特征

5例患者的主要影像学表现见表1。5例中2例单发、3例多发,病灶直径0.5~5.6cm。病灶分布于脾脏的各极,无特殊分布区域。除1例患者的单发病灶形态不规则外,其余病灶均呈类圆形。5例患者所有病灶内未出现出血、囊变(图1、2a~d)。

3.病理表现

5例患者均行脾脏切除手术。2例病灶分别位于脾脏中极及下极,3例多发病灶分散于脾脏内,无明确集中分布区域。大体标本切面肉眼观:病灶呈灰白色、灰红色、灰褐色及淡红色,边界略欠清,质韧,其中2例患者病灶内可见多个微囊形成,直径1~5mm,壁光滑。镜下显示部分脾脏结构紊乱,脾窦细胞增生,脾窦扩张,呈迷路样分布的血管性腔隙,腔隙表面覆以短柱状或扁平形的内皮细胞,胞质内有含铁血黄素颗粒(图2e)。免疫组化:5例患者CD34(+)、CD68(组织细胞+)、Ki-67(+)、CD31(+),其中3例患者F8(+)。


脾脏原发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通常来源于淋巴和血管,其中血管源性肿瘤最为好发,大多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被归类为良性血管瘤[5]。Falk等[1]于1991年首次报道了原发于脾脏的LCA,其具有不同于一般脾脏血管瘤的形态及免疫表型,起源于脾血窦的内衬细胞———窦岸细胞,故名LCA,兼具有组织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特性。脾脏LCA发病年龄广泛(3~77岁,平均49岁),无性别差异,部分患者会出现脾功能亢进的表现,部分患者无症状或出现左季肋区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6]。本组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33~65岁,平均49岁,除1例患者以中上腹不适首诊外,其余4例均为体检发现。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MRI表现及与病理对照分析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MRI表现及与病理对照分析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


图1多发LCA。a)T1WI示脾脏内多发结节状等信号-低信号灶,边界欠清;b)T2WI示脾脏内多发结节灶呈高信号,内有斑点状低信号(箭);c)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示脾脏内多发结节灶呈轻度-中度不均匀强化;d)门脉期示病灶持续强化,与周围正常脾实质相比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中央点状低信号区无强化。图2脾单发LCA。a)T1WI示脾脏内单发类圆形等低信号灶;b)T2WI示病灶呈高低混杂信号(箭);c)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呈中度不均匀强化;d)门脉期示病灶持续强化,中央点状低信号区无明显强化(箭);e)镜下示海绵样血管腔隙,腔隙表面覆以短柱状或扁平形内皮细胞,胞质内见含铁血黄素颗粒(×400,HE)。病理上肉眼观脾脏体积可增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以多发多见,瘤结节直径通常为0.2~9.0cm;电镜下观察瘤组织由窦样腔隙构成,呈囊样扩大或呈乳头状突向腔内,表面均衬以单层内皮样细胞,这些细胞有时显示噬红细胞作用,胞浆中可见少量含铁血黄素颗粒;免疫组化显示LCA具有呈内皮与组织细胞双重分化的特点,故内皮细胞标记物常呈强阳性反应,组织细胞标记物呈不同程度的颗粒样阳性,而另一类小核细胞则呈弱表达或不表达,此免疫表型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诊断[7]。本病为良性肿瘤,预后较好,但最近报道,有一种起源于脾窦岸细胞的恶性肿瘤———脾窦岸细胞血管肉瘤,其肿瘤组织的基本构象及免疫组化与LCA相似,主要区别在于肿瘤细胞有无异形性及核分裂象的多少[8]。

1.影像表现

分析本组患者脾脏LCA的影像表现,并结合文献报道,笔者认为本病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脾脏LCA以多发多见,单发少见,病灶边缘欠清。多发者,脾脏可伴有淤血肿大,病灶散在分布于脾实质内,大小不等,一般最大病灶不超过4cm;单发者,病灶可位于脾脏实质的任何位置,多呈类圆形肿块突出于脾实质外。本组5例患者脾脏体积在正常范围之内,其中3例(3/5)为多发结节,可能与本组病例数相对较少有关。

脾脏LCA典型表现为病灶内可见散在点状低信号,尤以T2WI显示清晰,称为“雀斑征(aestatessign)”,动态增强后点状低信号灶无强化。本组5例患者病灶内均可见“雀斑征”,病灶于T1WI呈等信号~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边缘结节状强化或强化不明显,低于周围正常脾实质信号,延迟期病灶逐渐均匀强化,与周围脾实质信号相仿或高于周围正常脾实质信号。本组5例患者中有1例T1WI及T2WI上病灶呈低信号,增强后无明显强化。本组5例患者病灶内无出血、坏死等影像学表现,与文献报道脾脏LCA中无出血、坏死的特点相符[9]。

2.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对应于大体病理标本所见,影像学表现基本与之相符。脾脏LCA多为多发的实质性占位,病理学上典型的LCA由多发的海绵样血管腔隙构成,其大小一般为1~3cm,无包膜[10],影像表现方面,TWI病灶边界一般欠清,动态增强动脉期病灶强化不明显,随时间延迟病灶逐渐强化,与周围正常脾实质信号相仿,且对比剂滞留时间较长。形态学上增生的窦岸细胞吞噬能力增强、免疫组化上与吞噬作用相关的CD68表达增加而导致细胞内含铁血黄素沉积,铁质沉积引起的顺磁性作用,导致在影像学表现上病灶于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称“雀斑征”,增强后此区域无强化,此征象对脾脏LCA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3.鉴别诊断

脾脏LCA分单发与多发,主要需与脾脏最为常见的原发肿瘤如血管瘤、错构瘤、淋巴瘤及转移瘤鉴别。①血管瘤:脾脏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肝脏血管瘤相似,病灶较大时易伴有钙化、出血、纤维化及坏死,但脾脏LCA尚未见有病灶内钙化的报道,且LCA脾组织内一般有明显的铁质沉积,TWI及TWI呈低淋巴瘤征象或脾门淋巴结肿大;④转移瘤:典型的转移瘤在注入对比剂后病灶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牛眼征”是其特征性表现,多伴有原发肿瘤的病史及淋巴结肿大。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