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论坛 血管瘤的治疗 规则性部分脾切除治疗脾血管瘤一例

规则性部分脾切除治疗脾血管瘤一例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   2020-4-6 10:27   1200  

龚道军,许龙堂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浙江金华321000)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部分脾切除术;脾

       血管瘤患者,男,23岁,因“体检发现脾占位1个月”入院。既往史及个人史无殊。无腹部症状及阳性体征。血细胞计数及生化结果均正常。腹部B超提示:脾脏低回声占位,大小为4.4cm×3.5cm。上腹部增强MRI提示:脾门处占位,4.4cm×4.1cm,T1加权像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为周围高信号,伴中央低信号,表明中央纤维化、血栓形成及出血。增强MRI提示早期外周结节样强化,伴多个非强化区域,具有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图1至图3)。术前诊断为脾占位,血管瘤首先考虑。全麻下行规则性脾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脾脏约10cm×6cm×3cm,肿块触及不清,托出脾脏,游离脾肾韧带,分别钳夹、切断并结扎脾结肠韧带、脾胃韧带及部分胃短血管,二级脾蒂处离断脾中下极血管,可见脾中下极颜色明显变暗,沿此分界线电凝切除部分脾脏,残留脾脏约剩1/3,残面血管分支予以结扎并喷涂康派特胶水止血满意。剖开标本可见一直径约4cm实性肿瘤,术中快速病理切片报告为脾血管瘤。脾窝置引流管1根,结束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病理报告与术中一致(图4),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31强阳性(图5)。术后第3天复查血常规提示Plt349×109/L,免疫因子C3、C4、IgG、IgA、IgM均正常。

       讨论:脾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疾病,迄今文献报道不足100例。脾血管瘤可以是单发、多发(脾血管瘤病)或全身性血管瘤病的一部分,特别是血管瘤涉及到多个器官,如肝脏、骨骼等。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没有包膜的由线状内皮细胞构成的扩张的血管组成的肿块,其内充满缓慢流动的血液。因其生长缓慢,往往没有症状。大的脾血管瘤有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危险,据报道,发生率可高达25%。巨大脾血管瘤可出现Merrit综合征,症状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凝血病(累及多个脏器)。超声检查提示不均质和非特异性回声、边界清楚、部分区域呈囊性。CT平扫提示为低密度包块,增强扫描提示为由周边向中央强化的包块。MRI较其他诊断方法更加敏感和特异。脾血管瘤的手术标本切面为均匀实体瘤或瘤体内可见多个囊性区域。显微镜下观是一种没有包膜的由线状内皮细胞构成的扩张血管组成的肿块,其内充满缓慢流动的血液。本例脾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特点均符合脾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文献有恶性转化的报道,不过也可能本身就是脾血管肉瘤。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脾切除,近来有一些对脾脏良性病变行部分脾切除的报道,其优点是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脾切除后爆发性感染(OPSI)尽管罕见,但一旦发生难以治疗。脾切除后其免疫功能可以得到代偿,但机体对于致病菌(尤其是有包膜的肺炎球菌及嗜血性流感杆菌)的清除能力下降,特别是调理性抗体缺乏时。

       部分脾切除的适应证:1、年龄在60岁以下;2、外伤性脾破裂为Ⅱ级、Ⅲ级;3、脾脏良性疾病。部分脾切除术包括规则性部分脾切除术和非规则性部分脾切除术两种。本例血管瘤位于脾门,我们选择规则性脾中下极切除,既切除了病灶,又保留了部分脾脏,使脾脏的免疫功能不受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我们体会在行部分脾切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熟悉脾血管的分布特点;2、切口应足够大,将脾脏托到腹部切口处;3、沿脾脏血供分界线断脾,脾实质内较粗血管可以血管钳钳夹切断并结扎,少量渗血可电凝止血、热水纱布湿敷并喷涂康派特等止血胶水,一般均可止血满意;4、保留脾脏l/3以上的残脾;5、遵循“保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应用止血药物,若术后出血多且药物治疗无效者,及时再次手术探查。

规则性部分脾切除治疗脾血管瘤一例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


规则性部分脾切除治疗脾血管瘤一例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