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论坛 静脉血管瘤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CM)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CM)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   2020-9-5 10:28   1230  

据推测,脑“海绵状”或毛细血管-静脉畸形(CCM)(旧术语:“脑海绵状血管瘤”;OMIM#116860)的患病率为1/5000。该病既没有性别差异,也没有遗传早现,即CCM一代比一代严重(Denier等,2006)。对CCM进行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纤维连接蛋白在内皮细胞和内皮下基质均有表达,并且缺乏层粘连蛋白和平滑肌细胞、周细胞(Robinson等,1995)。由于缺乏脉管系统成熟的标志物,这些作者认为CCM中的血管未发育成熟,反映了持续的血管生成异常。CCM表现的体征和症状包括癫痫、头痛、出血和局灶性神经功能受损(Giombini和Morello,1978)。这些病损通常数年不被注意,通过尸体解剖才能发现CCM,因此该病的遗传特性往往被低估。已经报道了几个CCM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系,尤其在西班牙裔美国人中发病率较高(Mason等,1988;Rigamonti等,1988;Rigamonti和Spetzler,1988;Bicknell,1989)。


发现的第一个基因座位于7q11.2-q21染色体区域(CCMI)(Dubovsky等,1995;Gunel等,1995;Marchuk等,1995)。西班牙裔美国人中CCM的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为奠基者效应,即患病率较高的祖先基因突变(Gunel等,1996)。


通过定位克隆方法可以明确导致CCM1的基因为KRITI(KRevInteractionTrapped1)(OMIM#604214)(Laberge-leCouteulx等,1999;Sahoo等,1999)。现在已知很多的基因突变,大多数基因突变可产生提前终止密码子,使其功能丧失(Cave-Riant等,2002),尤其是已经在西班牙裔美国人中发现了一个非常常见的基因突变(Laurans等,2003)。


以前认为KRITI基因是一个细胞间信号分子,最初在双杂交筛选中被认为是一种与KREVI/RAP1A结合的蛋白,即一种RAS家族GTP酶,其作用为RAS蛋白拮抗剂(Serebriski等,1977)(图9-5),但这种相互作用并没有得到证实。相比之下,已经证实KRITI与一种细胞间整合素结合蛋白ICAP1a可以发生相互作用(Zhang等,2001;Zawistowski等,2002;Beraud-Dufour等,2007)。KRITI可能参与细胞间的黏附,但可能还有其他重要的结合功能。有趣的是,在所有组织中进行多个Northern免疫印迹分析,均检测出了KRIT1杂交信号,但仅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Laberge-leCouteulx等,1999)。提示KRITI在脑部脉管系统中发挥特定功能。同样有趣的是,Kritl基因敲除的小鼠可死于心脏问题,而脑部的脉管系统正常(Kleaveland等,2009)。这种表型差异的原因为鼠类本质上是纯合子,但在人类极有可能导致过早死亡。有趣的是,p53在Kritl基因敲除的小鼠易于患CCM的倾向中似乎发挥了作用(Plummer等,2004)。


除了CCMI基因座,另外2个CCM2和CCM3基因座也与CCM相关(Craig等,1998)。在所研究的家系中,这3个基因座包含了所有的遗传性CCM,但对基因座异质性的检测并没有正式排除存在第4个基因座的可能性(Craig等,1998;Liquori等,2006)。CCM2(OMIM#603284)位于7p13,CCM3(OMIM#603285)位于3q26.1。突变的CCM2基因已被命名为malecawernin(或MGC4067)(0MIM#607929),CCM3命名为PDCPI0,即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0(OMIM#609118)(Bergametti等,2005)。


Liquori及其同事(2003)和Denier及其同事(2004)检测发现,几个CCM2中的基因突变,可导致基因提前终止密码子的出现或基因部分缺失,从而极有可能使malcavernin功能丧失。同样,CCM3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非功能性蛋白和单倍剂量不足(Berga-metti等,2005)。研究显示,40%的受试家系与CCM1有关,20%与CCM2有关,40%与CCM3有关。其外显.率差异显著,CCM1外显率为88%,CCM2为100%,CCM3为63%(Craig等,1998;Revencu和Vikkula,2006)。


已经证明CCM1与CCM2之间、CCM2与CCM3之间可以相互作用(Zawistowski等,2005;Voss等,2007)(图9--5)。CCM1~3基因突变引起的CCM信号复合体功能障碍可导致RhoA及其效应分子ROCK的持续活性,使得血管的完整性和内皮细胞组织发生改变(Borikova等,2010;Stockton等,2010)。CCM3重要的下游效应分子为sterile20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24(STK24)和STK25。在斑马鱼胚胎中,这些基因缺乏可导致典型的CCM缺乏症状(Zheng等,2010)。CCM2与p38相互作用,从而参与MAP激酶信号通.路(Zawistowski等,2005)。因此,可能有单独的分子通路引起CCM(Chan等,2011)。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