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论坛 血管瘤的概述 脉管性疾病胚胎学分类

脉管性疾病胚胎学分类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   2020-5-14 11:08   1024  

胚胎学是在20世纪初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当时的研究者认为脉管性疾病是心血管发育缺陷的结果。在新建成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Sabin(1902)和Lewis(1905)研究了淋巴系统的胚胎发育。在卡内基研究所,Woollard(1922)描述了猪肢芽原始血管系统形态发生及融合过程。常见的儿童血管瘤被认为是源于成血管细胞的胚胎残余(Fraser,1919)。Rienhoff(1924)受Sabin工作的启发和外科主任Hal-sted的鼓励,研究了猪胚胎和鸡血管系统的发育。他的结论是,脉管性疾病是胚胎发育不全的结果,在类型上可以是动脉、静脉或动静脉混合型。四肢脉管性疾病可能是脉管系统在发育的不同阶段受到干扰所致(DeTakats,1932;Szilagyi等,1976)。胚胎假说指出,血管发育停滞在毛细血管网阶段,其结果是发生“毛细血管”血管缩:如果对原始血管网的损害发生在皮肤和皮下组织,则形成“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痿是在后期血管网阶段由于血管形态发生异常引起,而看似成熟的静脉扩张则是发育后期血管畸变导致。

EdmondoMalan教授1974年出版的专著,是他一生致力于研究脉管性疾病,或他习惯称呼的“血管发育异常(angindysplasia)“的纪念碑,他艰难地推进临床应用“血管蝙”的胚胎学分类,细分为(a)静脉,(b)躯干(原文)动静脉瘦,(e)动静脉和(d)毛细血管(Malan,1974)。然而,在他的最后分析中,Malan赞同(AFIP论文集》中的解剖病理学分类,该分类由Landing和Farber(1956)提出,后经Stout和Latles(1967)更新。这些脉管病变胚胎学分类的尝试,在概念上是有吸引力的,但在逻辑上是肤浅的,尽管带有某些幻想。当投人到临床上进行检验时,胚胎学分类不能区分消退和不能消退的病变;对各种脉管性疾病的处理指导意义不大。上个世纪的研究者根本没有足够的工具,研究正常和异常血管发育和形态发生的分子机制。

脉管性疾病胚胎学分类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


生物学分类

一直以来有一种倾向,为脉管性疾病贴上标签,用标签作为解释,而不是试图寻找合理的解释。使用这些标签来处理患者的令人沮丧的尝试,在1975年引发了一项前瞻性研究。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各种脉管病变,尤其是婴儿和儿童脉管病变的细胞特征,并了解细胞特征与临床表现和演变之间的关系。该研究的假设是,脉管病变可根据其细胞活性子以鉴别,而生物学标准是病因的一种体现。对手术标本进行选择性病理染色和电镜分析。JudahFolkman提出了实质性的关键问题:“哪些细胞被上调?“井建议采用DNA放射自显影术(将氟化胸腺嘧啶掺人到DNA)(Mulliken,2009)。在研究了临床病理与细胞动力学关系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两种主要类型的脉管性疾病:血管瘤——病变表现出内皮细胞增生,畸形——病变表现出正常的内皮细胞更新(Mulliken和Glowae-ki,1982)。在古代医学中,希腊主格后缀-oma表示肿胀或肿瘤。例如,希波克拉底所使用的术语癌(carcinoma,“蟹肿胀“)和尖锐湿扰(condyloma,“多节肿胀“)。但在现代语言中,后缀-oma用于定义细胞过度生长导致的病变。因此,血管指应限用于表现出增生的血管病变。正常情况下,内皮细胞很少有核分裂,倍增时间很长。这种正常的内皮细胞更新率是未受千扰的“脉管畸形”的根本特征,其字面意思是“发育不良的血管”。这一包括血管瘤和畸形的二元模式已被ISSVA1996年罗马会议所接受(Enjolras和Mul-liken,1998)。在赋予ISSVA发布许可前,需要进行重要的修改。第一类的标题被改为更通用的名称“肿瘤”,以便包括所有年龄组的所有血管肿瘤这一生物学分类系统已被放射学研究(Burrows等,1983;Meyer等,1991,Huston等,1992;Burrows等,1998:Dubois等,1998;Paltiel等,2000)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Takahashi等,1994)所证实。对二分法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婴幼儿血管瘤(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内皮细胞表达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而脉管畸形和其他大多数血管肿瘤GLUTI表达阴性(North等,2000m)。分类系统不是刻在石头上,它应该被写在可回收纸上。原ISSVA分类的扩展版见表2-1。它应该仅被作为一个有用的框架。像所有分类系统一样,需要根据新的临床和基础科学知识不断修订。一种特定的脉管性疾病可从一类移动到另一类,归人另一标题下,或从框架中完全消失。脉管性疾病专家清楚,任何分类都有灰色或重叠区城,许多患者并不适合被舒适地子以归类。例如,毛细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CM-AVM)和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的归属问题仍有争议。它们被置于AVM下,因为动静脉分流被认为是两种病变的发病基础。

血管肿瘤(vascular tumors)

血管瘤几乎全部是婴幼儿肿瘤,因此,更确切的名称应是“婴幼儿血管O(infantilehemangioma)”或“婴儿期血管(hemangiomaofinfaney)”。在儿科范畴内讨论这种病变时,往往省略“婴幼儿(infantile)”这一定语。还有其他的、很不常见的、发生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的血管肿瘤,也被称为血管指,如小叶性毛细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Mills等,1980)、肌间血管瘤(Allen和Enzinger.1972)、上皮样血管榴(Fetsch和Weiss,1991)——最好称为血管淋巴管增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或木村病、组织细胞样血管榴(Rosai等,1979)和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榴(SantaCruz和Aronberg,1988)。窦状血管瘤(sinu-soidalhemangioma,Calonje和Fleteher,1991)也可归为该组。还有一些病变被贴上“血管瘤”标签是不正确的,例如常见的“樱桃”或“老年“血管脂是一种临床上不重要的成人病变,不符合肿瘤的定义。旧的术语“硬化性血管瘤”不幸地被作为青年时期的一种获得性肿的标签,其应被称为“皮肤纤维瘤”或“组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是几种中间型恶性血管肿瘤的适当名称,血管肉瘤是多种血管肿瘤的恶性终点。这些“获得性”血管肿瘤无一自行消退(而婴幼儿血管瘤能够自行消退),且内皮细胞表面蛋白GLUTI染色阴性(North等,2000a)。

脉管畸形(vascularmalforma-tions)

畸形构成脉管性疾病的第2大类,系血管发育和形态发生期的先天性缺陷所致。除非受到干扰,这些病变表现出正常的内皮细胞更新速度(Mul-liken和Glowacki,1982)。脉管畸形内皮细胞增殖异常的已知原因包括损伤、血栓形成、血管腔内治疗和部分切除,可能还有其他的刺激因素或流量改变。脉管畸形的内皮细胞GLUTI表达阴性(North等,2000a)。脉管畸形可能是单灶、多灶或弥漫性,大多数脉管畸形是散发的(不是家族性)和孤立的。有些是按照经典的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发病,而且是典型的多灶性。这些遗传性脉管性疾病中,有些致病突变基因已经确定,更多的突变基因正在被逐步揭示。体细胞同一基因的“二次打击“理论是某些脉管畸形的灶性表现和延迟出现最可能的解释。也有证据表明,更常见的散发性脉管性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引起这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再次或完全体细胞突变(Limaye等,2009)。分子研究表明,在细胞水平,突变可导致调节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调亡、分化、成熟和黏附的信号通路发生异常(Vikkula等,1998:Vikkula等,2001)(见第9章)。脉管畸形,顾名思义,是先天性的,也就是在出生时就存在,许多在新生儿室发现。脉管畸形由血管壁的内皮细胞或细胞成分的微小分子异常引起。因此,可能在出生时无法检测,而是随着异常血管的重塑和扩张,在临床上变得越来越明显。所以,在描述脉管性疾病时,先天性和后天性两个词语应谨慎使用。基于血液流变学和管道结构,脉管畸形被区分为低流速和高流速两科。低流速病变包括毛细血管、淋巴管和静脉畸形,高流速病变包括动脉畸形(例如动脉、发育不全、扩张、中断和狭窄)、动静脉和动静脉畸形。除单一管道畸形外,也有混合型,可以是低流速或高流速(图2-10)。通常,混合(复杂)型脉管畸形伴有软组织和骨的过度生长。

脉管性疾病胚胎学分类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


术语翻译

脉管性疾病的现代术语可以从旧命名法中翻译而来(表2-2)、“血管痛(hemangioma)”一词通常指常见的婴幼儿肿瘤,过去通常加上定语词修饰,如“毛细血管”“细胞性““肥厚性”和*青少年”。婴幼儿血管可以是表浅的,在真皮乳头层;或深及网状真皮层、脂肪和肌肉(图2-11)。如某些血管含有“不成熟的”或“毛细血管”的表浅成分,以及“成熟的“或“海绵状”的深在成分,将其考虑为“混合型“是不正确的。“毛细血管-海绵状“这种带连字符的命名是无益的,它不代表一种特殊类型的婴幼儿血管痛,或因为厚度、在皮肤或皮下的深度不同面在行为上有所不同。被覆皮肤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反映了血管瘤在乳头真皮层浸润的程度。要幼儿血管瘤表现为初始的增殖期,随后是较长时间的消退期,最后是消退完成期。在任何时间点,总体组织病理学类型在整个病变是相同的。早期阶段,在同一显微镜视野内,可能有增殖和消退的不同区域混合出现。不幸的是,“海绵状”一词仍然在理解和护理患者方面造成了很大混乱。医学文献中,有的声称“海绵状“血管通常消退(Simpeon,1959),有的则认为缓慢清退(Andrews等,1957),或从不消退(MacCollum和Martin,1956;Weiss和Goldblum,2001)。被不恰当地标以“海绵状血管瘤“而不消退的病变通常是静脉畸形(图2-11)。回想一下,被称为“海绵状“但消退的病变,实际上是甚少累及被覆皮肤的深部型血管(图2-11)“海绵状”一词还会引起混乱,因为婴幼儿血管瘤在其生命周期内会发生组织学改变,随着血管瘤的消退,曾经密集排列的血管扩张,内皮细胞变平,细胞增生减少,纤维组织出现,分割管腔,婴儿期坚实的“毛细血管“肿瘤转变为一个更加呈“海绵样“的儿童期肿瘤。这种过渡性组织学类型产生了引起双重混乱的连字符术语“混合性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无论是责处理患儿的医师,还是病理学家,对于描述这种婴儿常见肿瘤的前述组织学形容词都应该弃用。术语混乱还会因为婴幼儿血管痛在消退期脂肪积聚面产生。在消退期,纤维脂肪残余往往是一个突出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表现。有时会错误地使用术语“血管脂肪瘤”有些作者使用血管脂肪瘤指称另一种皮下肿瘤,其常为多发,经常伴有疼痛,一般发生于刚成年的男性前臂(Howard和Helwig,1960;Dixon等,1981)。“浸润性血管脂肪“的名称也被用于肌内静脉畸形所见的大量脂肪细胞基质(Kempson等,2001)。葡萄酒色斑在过去被错误地称为“毛细血管瘤”,它也被轻率地称为鲜红斑痣(naevusflammeus),从而将这种持续存在的病变与新部、眼睑和鼻部常见的可消退的红斑(新生儿鲜红斑痣,naevusflam-meusneonatorum)相混滑。“葡萄酒色斑“是起源于19世纪的一个古老的描述性名称、在组织病理学水平,异常管道具有类似毛细血管的管壁结构,但较粗大,更像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毛细血管畸形(CM)很容易从旧术语中翻译而来,是这一公认的皮肤脉管疾病可接受的准确名称。必须强调,CM不是一种特定的疾病,它是一个总称,不仅适用于人们熟悉的葡萄酒色斑,而且也适用于各种角化性脉管疾病、毛细血管扩张和其他各种由畸形毛细血管样管道构成的皮肤病变。CM也可以是一个红色标记,提示潜在的淋巴异常,附近有静脉异常(CVM)或动静脉畸形,或是伴有结构成脉管异常的综合征的一部分。术语“淋巴管榴”和“囊性水瘤”意味着这些病变由细胞增生引起。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这些病变是真正的淋巴管畸形,由异常管道和大小、形态和管些结构各异的囊腔组成。尽管如此,这一定义并不排除管道在出生后反应性扩张或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可能性。淋巴管扩张是一个准确的组织学名词,意指发育来源的淋巴管畸形如果有毛细血管或静脉与异常的淋巴管相通,病变分别称为毛细血管-淋巴管畸形(CLM)或淋巴管-静脉畸形(LVM),而不是“血管淋巴管(hensangiolymphangioma)“角化性皮肤脉管疾病被称为“疣状血管榴”“肥厚性血管瘤“或“血管角化缩“。这些临床上类似,但生物学行为不同的病变,可通过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予以鉴别(Tennant等,2006)(见第12章)发生于儿童期、青春期或成年期的“海绵状血管“最可能是静脉畸形。例如,外科医师和放射科医师坚持将肝脏常见的单房性静脉异常称为“海绵状血管瘤”,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将肌内的血管病变和局灶性、骨性骨内病变称为“海绵状血管瘤”一旦一种疾病的遗传基础被发现,即使是专家也能接受术语的改变。例如,术语“脑海绵状血管瘤“或”脑海绵状”已经被更加准确的名称“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所替代,该病变与基因KRITI和maleavernin突变有关。同样,一度被称为“血管球瘤“的多种静脉畸形也不是肿榴,新的名称是“球形细胞静脉畸形(GVM)”.用于特指这类经常带有家族性、因glomulin基因丧失功能突变引起的皮肤静脉异常许多时候,人名名词诱使我们对复杂的脉管疾病产生误解,井模糊了我们的思维。应用本书呈现的生物学分类系统,这典复杂的、涉及一种以上管道的疾病可以根据血液流变学细分,井使用首字母缩略词从解剖学上进行描述。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是低流速病变,属于毛细血管-静脉-淋巴管混合畸形(CLVM),通常伴有软组织和骨肥大(图2-12)。下肢的另外一种低流速病变的特征是毛细血管色斑和表浅静脉扩张(CVM),常被误认为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Maffucci综合征以VM,通常以疣状为特征,发生于肢体远端,伴有多发性内生软骨州和骨变形。Bean综合征(蓝色橡皮疱想综合征)由皮肤和胃肠道多发性VM构成。ParkesWeber综合征为高流速病变,毛细血管-动静脉畸形(CAVM)广泛累及皮肤和肌肉,受累肢体肥大,某些想者伴有淋巴管畸形成分(CLAVM)。多种AVM.CM、LM和VM混合畸形伴有过度增生和其他同名疾病,如PTEN错构榴、CLOVES和Proteus综合征(见第16章)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