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申请入驻

郑家伟 主任医师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医生介绍关闭

擅长: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脉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简介:

郑家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脉管性疾病学组副组长;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IAOMS)会员,国际牙医师学院(ICD)院士,国际脉管性疾病研究学会(ISSVA)委员;美国《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Asian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Chinese Medical Journal》、《Head and Neck Oncology》编委,《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主编,《上海口腔医学》常务副主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口腔医学卷》主编助理,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编委,国家执业医师和主治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人,中华口腔医学会奖项评审人。 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脉管畸形的治疗与发病机制。擅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脉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主持制订了世界上第一部(英文)《头颈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治疗指南》、《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治疗指南》,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上,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迄今为止,发表论文288篇,其中被SCI收录68篇,教学论文37篇(SCI收录6篇);主编著作4部(英文1部),参编著作23部(英文2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上海市科研项目2项;作为主要参加者,荣获国家和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2020819247/profile(郑家伟V-经历也是财富)。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068874.htm。 个人博客:http://www.omschina.net/expert/zjw。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四上午。九院新门诊大楼4层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家2诊室。

血管瘤论坛 名医介绍 郑家伟 文章 获得性血管瘤
郑家伟医生的信息
科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擅长: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脉管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简介:

郑家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 ...

医学科普

获得性血管瘤

发表者:郑家伟 1096人已读

       获得性血管瘤是由于后天原因导致的血管异常增生性疾病,常见类型包括化脓性肉芽肿、微静脉血管瘤、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疣状血管瘤、获得性弹性组织变性血管瘤、樱桃色血管瘤、丛状血管瘤、获得性多发性血管瘤病等。


       化脓性肉芽肿(pyogenic granuloma)可见于牙龈组织、口唇、面部的皮肤或口腔黏膜,外形类似于黏膜息肉,呈鲜红色,表面光滑,可有蒂。由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多个小叶状组织构成,类似肉芽组织,其中含炎症细胞浸润,因此称为化脓性肉芽肿。随着血管瘤的生长,其中的血管成分逐渐减少,进而出现纤维化。


       微静脉血管瘤(microvenular hemangioma)是一种新近报道的良性血管肿瘤, 由Hunt 等于1991 年首先描述并命名, 属罕见病变,但Bantel 等1989 年曾报道过一种微毛细血管性血管瘤( microcapillary angioma),两者可能属于同一种病变。临床上多表现为孤立性紫色或红色结节, 或呈小斑块状及丘疹样病变,,直径0.3~2.0 cm。病程较短,通常为数月,也可长达4 年。发病部位以肢体最多见,尤其是前臂,其次可见于躯干和小腿。患者以青年人居多,男女均可发病。临床上常诊断为血管瘤,有时被误诊为Kaposi肉瘤。


       微静脉型血管瘤的组织学特点是肿瘤位于真皮内, 由增生的薄壁小血管组成。这些小血管呈特征性不规则分支状, 在真皮的全层内呈浸润性生长。血管的腔隙多呈狭窄状。内皮有时可略肥胖,圆形或卵圆形,但无异形性,核分裂象少见或不见。本病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内皮细胞的外围可见血管周细胞。此外,血管之间的基质常伴明显的胶原样变性,故又有促结缔组织生成性血管瘤( desmoplastic hemangioma) 之称。间质内除少量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外,多无明显的炎症反应,也无红细胞渗出或含铁血黄素沉着。免疫组化标记显示,内皮细胞多强阳性表达内皮性标记如FⅧ、CD31、CD34 和U EA-1 等,而血管周细胞则位于真皮内,由小血管增生形成,增生的小血管管壁较薄,呈分支状,形态不规则,具有浸润生长的特性。微静脉血管瘤虽然由小血管构成,但血管管腔极细微,几乎无红细胞,因此称为微静脉血管瘤。微静脉型血管瘤中血管的本质尚不清楚,可能属于一种小静脉。微静脉型血管瘤属良性肿瘤,局部切除后可治愈。


       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targetoid hemosiderotic hemangioma , THH)又名鞋钉样血管瘤( hobnail hemangioma ) ,是由Santa Cruz 和Aronberg于1988年首先报告的一种具有靶样外观的皮肤良性血管性肿瘤。本病多见于青中年男性,常发生于四肢,表现为一靶样损害,靶中心通常是直径< 2cm 的紫红或褐色丘疹,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其周围皮肤呈棕黄色或正常肤色,最外周绕以瘀血环,该环可自行向外扩展,颜色逐渐变淡直到彻底消退,但靶心紫红色丘疹或结节常常持续不退。未经治疗的THH 皮损可持续存在1个月~2 年,在此过程中,THH皮损形态可呈阶段性或周期性改变 。本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真皮浅层血管腔不规则扩张,管壁内皮细胞肿胀,似鞋钉突向管腔;真皮浅、中层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 。本病需与色素痣、黑素瘤、Kaposi肉瘤和血管角化瘤等疾病相鉴别。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切除。



       疣状血管瘤(verrucous hemangioma)是一种少见的血管畸形,出生时或儿童期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典型皮损为单侧,成群,散在或融合性角化性血管性丘疹,有时呈线状或匍行性。早期损害呈淡蓝色,界限清楚,质地柔软,逐渐扩大,呈卫星状结节,继之表面角化成疣状。好发部位为下肢,特别是下肢远端。主要采用CO2激光疗法、冷冻疗法或手术切除,切除应较深,以免复发。


       获得性弹性组织变性血管瘤(acquired elastotic hemangioma,AEH)于2002年由Requena等首先报道6例,2010年Martorell-Calatayud等又报道14例。临床上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发病年龄63~76岁,平均64岁,病程数年。好发于目光易照射的皮肤(如前臂桡侧或颈部一侧),外观呈单个红色丘疹样,形态多样、不规则,但很少呈血管瘤外观,故易误诊为基底细胞癌、鲍文病和红斑狼疮。肿瘤直径2~5 cm,界清,呈紫红色。镜下肿瘤位于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增生呈带状,与表皮平行;弹性组织变性,纤维紧贴于表皮,将血管与表皮分隔开,并包绕或穿插在血管周围;毛细血管呈结节状,血管呈圆形或裂隙状,被覆单层血管内皮细胞,核异形及核分裂罕见,无交通状血管腔隙及红细胞外渗,但部分病例偶见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感染。免疫表型:血管周上皮细胞α-SMA阳性,内皮细胞CD31、CD34和D2-40阳性,Ki-67和MPM-2显示肿瘤细胞增殖力弱。鉴别诊断:早期Kaposi肉瘤、肢端皮炎。文献报道肿瘤无复发。


       樱桃色血管瘤(cherry angiomas) 又称为老年性血管瘤(senile angiomas),为常见的获得性血管瘤之一。成年早期即可出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以躯干部为主,罕见于手、足或颜面。其病因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为卵圆形或圆形,直径0.5~0.6mm深红色丘疹,质软,高出皮面,呈半球状。数目多少不等。 一般不需要治疗,必要时可行激光或手术治疗。


       丛状血管瘤( tufted angioma) 又名获得性丛状血管瘤或丛状血管母细胞瘤, 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血管增生性疾病, 因其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内散在丛状或块状毛细血管而得名。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5 岁以下发病多见,也可出生时就有,偶见于老年人 。男女发病率均等,无明显家族发病倾向,但是有家族集中发病的报道。



       本病好发于肩部、颈部和上背部, 特点是缓慢扩展的暗红色斑丘疹或斑块,2~5cm大小,界限不清,有时伴有皮下结节。多数患者伴有疼痛,可能与局部血管壁肌上皮收缩和痉挛有关,受温度或机械压力刺激影响较明显。本病病程约0. 5~10年为生长期,随之为稳定期,少数患者局部自发消退,但通常缓慢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持续性且终身存在。


       诊断主要依靠皮损组织病理学特点, 需要与Kaposi肉芽肿、低度恶性血管肉瘤和婴幼儿血管瘤鉴别。可采用药物、激光或手术治疗。


本文是郑家伟医生版权所有,转载请说明,删除请联系官方。
文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