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申请入驻

陈兰萍 主任医师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普外科

医生介绍关闭

擅长:

1、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治。 2、小儿肛肠疾病。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巨结肠、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腹腔镜辅助根治长段型巨结肠及晚期胆道闭锁的扩大肝门、肝肠吻合术。

简介:

陈兰萍,女,主任医师,小儿外科主任,1979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医疗系,1997年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班结业。从事小儿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技术。1987年起专攻新生儿外科,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及胆道闭锁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近年开展的非开腹式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属省内首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和《临床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微创杂志》通信编委。带领专业队伍不仅开展常见病的手术治疗,而且开展了大量疑难病、危重病的诊治。近两年,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开展了经肛门一期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巨结肠、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腹腔镜辅助根治长段型巨结肠及晚期胆道闭锁的扩大肝门、肝肠吻合术。这些新技术已跨入全国先进水平。近年发表国家级及省级论文20余篇,完成省级科研项目一项,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被省直工委评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创先增优”活动中被省直工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血管瘤论坛 名医介绍 陈兰萍 文章 血管瘤的并发症--------呼吸道阻塞
陈兰萍医生的信息
科室: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普外科

擅长:

1、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治。 2、小儿肛肠疾病。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巨结肠、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腹腔镜辅助根治长段型巨结肠及晚期胆道闭锁的扩大肝门、肝肠吻合术。

简介:

陈兰萍,女,主任医师,小儿外科主任,1979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医疗系,1997年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班结业。 ...

医学科普
[转载]

血管瘤的并发症--------呼吸道阻塞

发表者: 851人已读

一、呼吸道阻塞



血管瘤很少阻塞双侧鼻道。在婴幼儿患者出生后前几周,这一问题可能较严重,因为婴幼儿呼吸方式为强迫鼻通气。喉部血管瘤临床常见,可阻塞呼吸道并危及生命。呼吸道阻塞症状出现的时间因人而异,大多在早期,即出生后6-8周,也就是血管瘤快速增殖期。少数在增殖后期出现,原因不明。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喘鸣音,在患儿进食或哭闹时更明显。上呼吸道感染会加重此症状,易被误诊为喉鸣。50%的患者存在咳嗽、发绀、声嘶等症状,有时可见皮肤病变。



当患者合并皮肤血管瘤时,诊断较为困难,喉镜有助于确诊。放射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喉部血管瘤,颈部前后位X线片可以显示单侧血管瘤说造成的声门下不对称狭窄,MRI检查亦有助于诊断颈部或气管旁血管瘤,并进一步明确与喉部病变的关系。MRI提供的病变信息是内镜所不能达到的,对指导血管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喉血管瘤可位于黏膜表面,也可位于组织深面,病变可局限,也可广泛。表浅、单侧、声门下的血管瘤多件。病损为硬的红色肿块,常位于黏膜下。较深者可达环甲膜或软骨膜,外观呈淡蓝色或白色。病变向上可侵及声门周围间隙,若病变范围进一步扩大,则应诊断为喉血管瘤,而非声门下血管瘤。声门下血管瘤应为孤立的未累及其他部位的淡蓝色或白色肿块。



巨大的咽旁或腭部血管瘤也会侵犯上呼吸道,引起急性或亚急性上呼吸道阻塞症状,此并发症在累及下颌下区皮肤的弥漫性血管瘤更常见。如为非急性上呼吸道阻塞,患者在夜间睡眠时会出现隐匿性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这往往易被忽视,直至患者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并影响生长发育。



图:声门下血管瘤(浅白色区为深在病变)

本文是医生版权所有,转载请说明,删除请联系官方。
文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