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血管瘤论坛 其他的血管瘤综合征 卡-梅综合征

卡-梅综合征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   2019-9-27 14:21   6712  

       卡-梅综合征(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简称KMS,于1940年首次被描述,临床表现为迅速增大的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急性或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本病发生率占血管瘤的1%左右,笔者统计占同期血管瘤、血管畸形的0.26%。卡-梅综合征最常见于出生几周的婴儿,但亦可发生在儿童或成人,笔者遇见2例儿童和1例成人。

       当婴幼儿血管瘤呈暗紫色,表面皮肤发亮,水肿明显,张力增大,木样质地,类似蜂窝织炎样的改变(图10-10),尤其是伴有面色苍白,自发性皮肤瘀点、瘀斑,易青紫,穿刺或擦伤后出血时间延长,血尿、便血、鼻出血时,应高度怀疑本综合征。需立即进行血细胞计数、血清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分解产物、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查。较轻的卡-梅综合征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发生消耗性凝血病,表现为血清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分解产物增加。

卡-梅综合征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

卡-梅综合征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


图10-10 右下唇颏颌咽旁间隙广泛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和瘤体自发性溃疡(KMS)

       卡-梅综合征的治疗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目前尚缺少单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使经过恰当的治疗,死亡率仍为20%〜50%。

       本综合征应首选药物治疗,大剂量泼尼松口服,每次5mg/kg,晨起顿服,1次/d。用药后血小板计数升高,水肿程度减轻,表明有效,可继续以此剂量应用类固醇激素至少4周,然后缓慢减量至5mg每天,维持2个月。如应用泼尼松后无效或效果不确定,可增加激素剂量,增至每次10mg/kg,或选用干扰素-α,每天皮下注射3X106U/m²,并监测全血细胞计数,直至血小板恢复正常。儿童应维持用药至少6~8个月,用药期间,约有7%的病例在用药后的高热期出现癫痫发作,甚至引起痉挛性双瘫。因此,临床应定期每月进行神经病学检查和评价。

       对肢体、躯干等适合捆绑加压的部位,可首选气压疗法。有关压迫疗法治疗血管瘤的作用机制,Miller等认为,通过机械性压迫,能使血管腔明显缩窄,促进血管瘤组织内的血液排空,瘤体血供减少、缺氧,使血管内皮变性,从而使血管瘤退化消失。Stringer和Bell认为,卡-梅综合征患儿的血管瘤内皮细胞异常,巨大的瘤体捕获了过多的血小板,从而造成血小板等凝血因子的消耗。气压疗法可促进瘤内淤积的血液排空,使陷入瘤内的血小板得到释放,从而对卡-梅综合征起到治疗作用,血小板数回升。该方法的优点是疗效确切,无创伤,无不良反应,治疗后外形好,功能恢复正常(图10-11、10-12);缺点是有适应证局限。

       对激素、干扰素治疗无效,又无法采用气压疗法者,需釆取栓塞或手术切除治疗。术前应输注新鲜血浆和血小板,如血细胞压积低于25%时,输注红细胞,以提高患者的凝血状态,外科医生应想到术中发生难以控制出血的可能,要准备充足的血液。这类患者手术尽管充满了危险,但成功的报道也不少。

       本病有关肝素的应用仍有争论。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的轻型卡-梅综合征,应禁用肝素。因为肝素能提高生长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从而活化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β(FGF-β),引起血管瘤进一步增大。严重的卡-梅综合征发生DIC时,需常规使用肝素。

卡-梅综合征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


图10-11 右小腿巨大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KMS)气压法治疗前后对照(男,治疗时3天)

卡-梅综合征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


图10-12 左腹壁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KMS)气压法治疗前后对照(男,治疗时50天)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