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论坛 动静脉血管瘤 动静脉畸形的硬化、手术、栓塞+手术治疗(四)

动静脉畸形的硬化、手术、栓塞+手术治疗(四)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小助手   2019-12-31 12:00   1403  


      IV期病例:患者女性,10岁。前额鼻背皮肤红色柔软肿块,出生后即有,1岁后随年龄增加而肿物变大,造影检查血运丰富,供血来源为颌外、颌内动脉。再行栓塞治疗时,因为血氧饱和度低,停止栓塞。曾局部注入平阳霉素+地塞米松,疗效不佳。全身检查: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肺动静脉瘘。

      1年后再次住院,术前造影显示肿物与颅内相通,栓塞颌内动脉及分支,鼻背动静脉病变切除术,见图7-5-28。2年后第三次入院,再次行动静脉畸形血管团切除术加左前臂带血管蒂游离皮瓣修复术。2年3个月后,鼻腔大出血,死于失血性休克。

动静脉畸形的硬化、手术、栓塞+手术治疗(四)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动静脉畸形的硬化、手术、栓塞+手术治疗(四)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

  
图7-5-28 鼻部动静脉畸形(IV期)

      A. 术前正位,
      B. 术前侧位,
      C. 镜下见较多的动脉血管,
      D. 血管管腔不规则,视野下方见炎症细胞浸润

      动静脉畸形是高流速血管畸形,在胚胎发育4~6周时血管发育缺陷导致动静脉异常交通,对临近软硬组织侵袭并损害,可以直接影响口腔功能和面容,病变发展后期造成严重畸形。然而在病变早期无论医生还是患儿家长,对该病的发展规律和治疗的难度在认识上都有差距。国内文献早期病例仅有汪世存等报道7例介入治疗,最小7岁,均成功栓塞,5例局部肿块缩小或消失,2例肿块缩小不明显,随访6个月未见扩大,相对稳定。Kohot(1997)报道81例,48例(59%)在婴幼儿时期即表现出来。笔者所见的动静脉畸形资料完整的病例见图7-5-29。患儿从出生到20岁,在20年疾病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在4个月的时候,左颊部皮肤仅有红斑,6岁时红斑显著,11岁更加明显,20岁左颊部明显膨隆,有动脉搏动,皮温增高。造影检查:异常畸形血管团占据整个左面部,MRI显示进一步证实。患者家长在20年的求医过程中均未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假若患儿在6岁左右就采取正确的栓塞治疗,畸形血管团的进展就会缓慢停止。

动静脉畸形的硬化、手术、栓塞+手术治疗(四)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动静脉畸形的硬化、手术、栓塞+手术治疗(四)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

 
图7-5-29 从出生到20岁左面颊部动静脉畸形的发展全过程

      A. 100天,左面颊仅有红色斑记,
      B. 4个月,
      C. 6岁病变已发展,颜色加深,
      D. 8岁,
      E. 11岁,
      F. 20岁左颊部明显膨隆,皮温增高,动脉搏动,面部已不对称,
      G. 造影显示血运极其丰富,畸形血管团密集呈网状排列

      动静脉畸形无论是软组织还是颌骨,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早期患儿家长还不能接受动脉栓塞治疗,也应积极保守治疗,如硬化治疗、局部加压疗法,并严密观察病变的发展。患儿在6岁左右病程进一步发展(I、II期),单纯动脉栓塞,或栓塞加手术均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动静脉畸形治疗积累了许多经验,过去陈旧的治疗方法(如姑息性切除、颈外动脉结扎、颌骨切除等)均已废除。术前数字式减影血管造影(DS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螺旋CT和三维成像技术的应用对正确评估动静脉畸形病变的范围、选择正确治疗方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II、III期的病人动脉介入栓塞后7天内手术,术中再采取控制性低血压麻醉,血压降到90/60mmHg,使用氩气刀止血。采取以上综合措施,术中出血会大大减少,畸形血管团广泛切除,缝扎周边残余病变成为可能。对于侵及颌骨病变,上颌骨拔除松动牙或颊侧骨板开窗,迅速搔刮病变区。对下颌骨若颊侧骨板尚未破坏,可在颌下做切口翻瓣,在下颌骨颊侧借助骨钻槽型去除骨板,搔刮病变,骨蜡止血,以便保存颌骨及牙列。单纯栓塞而不进行搔刮易造成复发。对IV期软硬组织动静脉畸形准确地栓塞供血动脉,也会延迟病变的发展。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