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血管瘤论坛 血管瘤放射与同位素治疗 32磷(32P) - 胶体介入治疗皮肤海绵状血管瘤 40例体会

32磷(32P) - 胶体介入治疗皮肤海绵状血管瘤 40例体会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   2019-12-8 12:00   2065  


朱柳君  ( 广西柳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545007)  

【关键词】 血管瘤; 32 磷- 胶体; 介入  

【中图分类号】 R739.5 【文献标识码】 B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是各类型血管瘤中危害最大、治疗效果最差的一个类型。本文回顾我科自2002年6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皮肤海绵状血管瘤患者40例,应用32磷(32P)-胶体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40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2个月~20岁。40例患者共44个瘤体,其中头、面、颈部14个,胸、腹部5个,腋部4个,肩、背部12个,上肢6个,臀、下肢、足部3个。所有患者均行32P-胶体介入治疗。

      1.2:方法  32磷(32P)-磷酸铬胶体注射液由北京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6个月至1岁者,根据血管瘤面积按32P250KBq/cm2加地塞米松0.3mg介入用药,1岁以上者370KBq/cm²加地塞米松0.5mg用药。血管瘤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一次性注射器准备好药物后,注射针头沿血管瘤基底部进针,抽无回血后注入,并同时变换针头方向,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将32P-胶体注射液均匀地注入到血管瘤间质内。拔针后立即以无菌纱布压迫注射部位至不再有液体外溢为止,包扎。

      2: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① 痊愈:血管瘤消失,红色消退;
      ② 显效:血管瘤缩小1/2以上;
      ③ 有效:血管瘤缩小或注射前增长很快,注射后得到控制,不再增长;
      ④ 无效:注射后未得到控制,继续增长。

      2.2:40例患者经32P-胶体血管瘤内间质注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20余日后血管瘤逐渐缩小,至1~1.5个月时疗效最为显著。1次治疗痊愈47.5%(19/40),显效32.5%(13/40),有效17.5%(7/40),无效2.5%(1/40)。2次治疗痊愈80%(32/40),总有效率97.5%(39/40)。3次治疗痊愈85%(34/40),总有效率100%。

      3:讨论

      皮肤血管瘤是一种由皮肤毛细血管增生扩张所形成的良性肿瘤。大多为先天患病,或出生后几日或数日内发现,少数在儿童或成人时期发病。

      皮肤血管瘤分为四型:鲜红斑痣(又称毛细血管扩张症)、单纯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其中海绵状血管瘤危害最大,治疗效果最差。海绵状血管瘤常位于皮下和黏膜下,也可位于肌肉内,是结节状较大的柔软肿块,形状常不规则,皮肤表面往往隆起,柔软而有弹性,状似海绵,挤压后可缩小,或因体位变化可增大或缩小。肿瘤表面呈浅紫色或紫蓝色,若部位较深,皮面颜色可正常。该病是先天性良性肿瘤,由发育障碍引起的血管扩张,静脉窦样血管腔和纤维性基质。

      组织病理学示:真皮下部和皮下组织内有大而不规则管腔、血窦,内含红细胞及纤维蛋白物质。血窦的大小、形状不一,衬以单层内皮细胞,外围则由分布不均、排列紊乱的疏松胶原纤维和少量平滑肌细胞组成的厚壁包绕,血窦之间的距离长短不一,在小的血管中可见血栓形成和钙化。海绵状血管瘤相对以头面部发病率最高。40例患者共44个瘤体,有31.82%(14/44)位于头、面、颈部,而头面部发病率为25%(11/44)。其余位于胸、腋、背、上肢和手为59.09%(26/44),位于腹、臀、下肢和足部为9.09%(4/44)。病因尚不清楚,预防困难。观察发现其病情变化与年龄有关,婴幼儿时期增长非常迅速,随年龄增长,血管瘤发展逐渐减慢。因此,早期发现、及早诊断、及时有效治疗极为重要。

      血管瘤治疗方法很多,如激光、冷冻、局部注射硬化剂或激素等。我科应用放射性胶体32P注射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创伤及副作用均较小。32P-胶体化学形式是32磷酸铬,性质稳定,可以和各种稀释剂和药物制剂混合,能耐受强烈振摇而不影响胶体稳定性。32P发射纯β射线,能量较高,组织内射程短,注射局部产生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使增生的毛细血管封闭,纤维化达到治疗目的,其他脏器及组织吸收剂量极少,不会导致辐射损伤。因为32P-胶体颗粒大小不均,容易凝集,所以注射前必须充分振摇、混匀,这样32P-胶体注射液才能均匀地注入到血管瘤间质内,使瘤体受到均匀照射。注射药量应充分考虑到患者年龄、血管瘤部位、体积、32P胶体活度等因素。机体对射线敏感性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对射线敏感性越高,随年龄增长,机体对射线敏感性降低,故婴幼儿用量要小些,成人可相对加大用量。即使是同龄人,对射线的敏感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应用时可根据第一次治疗效果对下次治疗用量作适当调整。32P-胶体用量及注射体积均不能过大或过小。用量过大,可造成破溃;过小,疗效不佳。瘤体面积≤1cm×1cm,针头从一处刺入,放射状注入药液即可;面积大于直径1cm的,应从不同方向进针,使注入的药液均匀分布于整个瘤体。32P-胶体注射后大部分在3个月内瘤体消失,局部不留瘢痕。副反应多为局部轻微放射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肿胀、瘙痒、色素沉着及干性皮炎,加入地塞米松可降低局部放射性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便可自行恢复。由于胶体溶液在注射部位聚集,集中照射,不易顺血流扩散,一般不引起全身反应及骨髓抑制。治疗后3个月至6个月未痊愈可进行第二次注射。

      参考文献[1]秦明秀,刁国平主编  临床介入核医学[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