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论坛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的护理

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的护理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   2020-9-23 17:07   887  

林琦 张巧荣 郑俊敏
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外科郑州450003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肌内及肌间隙海绵状血管瘤切除后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3例下肢肌肉及肌间隙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过程,时论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表现出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及足下垂等腓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在给予营养神经及指导其功能锻炼1一3 个月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加强对下肢肌内及肌间隙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后并发腓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从生理上和心理上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血管瘤;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 6〖文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一5110(20M)01一0108一02
 
海绵状血管瘤(又称静脉畸形)是先天性血管源性发育畸形,为终身性疾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保守治疗往往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是治愈的根本方法。发生在下肢的海绵状血管瘤,尤其是面积较大、分布弥散的肌内及肌间隙海绵状血管瘤,由于术中神经受牵拉、术后神经水肿、伤口敷料包扎过紧或患肢置于外旋位使腓总神经长时间受压且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术后易导致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引发足下乖,影响患者的正常行走,并随病人年龄发展影响其心理雒康。现将我院2008一03一 20 ] 3一03手术治疗小腿肌间海绵状血管瘤致足下垂病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外科2008一03一 2013一03收治下肢肌间海绵状血管瘤切除后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3例,年龄5、16岁,平均9岁;男1例,女2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麻木、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足下垂症状,其中左下肢1例,右下肢2例。术前均无足下垂表现。

1 . 2治疔方法在常规饮食基础上,遵医嘱给予营养神经类药物及改善循环类药物静脉输人,积极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2护理

2,1心理护理小腿肌间海绵状血管瘤致足下垂患者因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极大影响其生活,易产生悲观、失望、焦虑及抑郁心理。针对此类患者情况,护理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鼓励和安慰,并就术后腓总神经短暂损伤的预后和恢复过程向病人解释清楚,使其对自身的功能障碍有心理准备,缓解其负性心理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应借助病人家属及社会支持的力量,使病人树立治疗及康复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及康复训练全过程工。

2 · 2患肢的观察与护理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为促进患肢淋巴液、静脉血回流,减轻患肢的肿胀,抬高患肢15、 20 cm,并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避免术后敷料包扎过紧,尤其是术后使用弹力绷带包扎,如伤口加压包扎,应注意观察敷料的松紧度。若敷料包扎太紧,应及时处理,避免敷料长时间包扎过紧压迫腓总神经[2一3」。下肢术后病人为减轻疼痛,而将患肢置于外旋位。护理时应告知患者这种体位易使腓总神经受压,若压迫超过5 h,致使受压迫的神经较长时间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易发生神经麻痹[4。应尽量将患肢置于中立位,若置于外旋位,时间不能太长,以免造成腓总神经的损伤。当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时,严禁将患肢置于外旋位,以免加重腓总神经损伤。观察小腿及足部感觉、运动功能,每日对感觉麻木区域的触觉、痛觉进行测试,对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对于下肢术后病人均应注意观察患肢足背伸、外翻功能、伸趾功能、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皮肤感觉功能,特别是消瘦患者,更应重视。若出现足背伸、外翻、伸趾无力或不能,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皮肤感觉迟钝、麻木,考虑腓总神经损伤,应查找致伤原因,及时解除压迫,以减轻腓总神经的损伤[6]。

2 · 3麻痹肢体护理神经受伤到修复时间越长,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越差。因此,对麻痹肢体应及早处理,避免畸形。研究报道[7],被动活动能够抑制和消除修复区域内炎性反应的产生,防止黏连形成。患肢经长时间固定或未行功能锻炼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有浆液纤维性渗出物和纤维蛋白沉积,可使关节内外组织发生纤维性粘连、关节缺乏活动,关节囊及周围肌的挛缩,使关节活动度丧失[ 8 ]。定时被动活动麻痹肢体的关节,预防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将足部支托于功能位置,足趾伸直,利于神经功能恢复,麻痹的肌肉一旦恢复神经支配,应及时指导患者进行主动锻炼,进行足背伸和抬高小腿的锻炼,循序渐进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3结果

3例术后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病人均早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1例术后合并足下垂病人在4 周后基本恢复,2例足下垂且足背前、内侧皮肤感觉迟钝的病人10周后基本恢复。病人出院后经1 a随访均无明显足下垂等畸形发生。

4讨论

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是下肢肌间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手术较少出现的并发症,如果不是由于神经纤维断裂而引起,功能一般可以完全恢复。对于术中腓总神经的牵拉损伤或出血、粘连及术后敷料包扎过紧、局部压迫时间过长等因素对神经的刺激而引起的腓总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也应给予重视,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积极给予营养神经并指导患肢功能锻炼,从而促进其功能恢复,避免医疗纠纷。因此,我们提倡加强对患者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5 参考文献

[ 1 ] 陈颖,陈进星,丁志军.下肢牵引并发腓总神经损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J ] ·全科护理,2012,10(1):51.
[ 2 ] 张爱莲,郭秋,欧阳丽霞·骨科护理人员避免护患冲突的对策 CJl.齐鲁护理杂志,2006,12(6L532.
[ 3 ] 孔德玲,常方利,李小英·手术病人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 ·护理研究,2007,21(10):862一864. 周学荣,左宝书,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
[ 4 ] 齐鲁护理杂志,200尕,10(6):475一476.
[ 5 ] 李美清,杜合英,马育璇,等·手术病人截石位摆置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佣4,3(4):58一59;61.
[ 6 ] 梅卫婷·下肢骨折术后并发腓总神经损伤的护理干预[ J ] ·浙江临床医学,2 007,9(4):5 6 9 ·
[ 7 ] 王晓庆,罗存珍,毕麦艳,等.CPM对髋、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护理指导(J).护士进修杂志,2000,1 5(7):48 6 ·
[ 8 ] 李对秋· CPM及预防股骨上、间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调查[ J ] · 中国伤残医学,2008,16(1):18 ·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