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血管瘤论坛 血管瘤药物治疗 血管畸形射表面活性剂型硬化剂

血管畸形射表面活性剂型硬化剂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   2020-9-2 14:29   763  

与无水乙醇不同,注射表面活性剂型硬化剂时疼痛较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实施全麻,可在直视或超声监测下,对表浅病灶直接进行硬化剂注射(Jain等,2002;Yamaki等,2002),该类药物注射后肿胀也轻于无水乙醇注射,表面活性剂型硬化剂引发神经损伤和心血管衰竭的概率也低于无水乙醇(Maroco-Trischitta等,2002;Cabrera等,2003)。尽管如此,注射表面活性剂型硬化剂仍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皮肤及深层组织坏死神经病变、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通过动物模型研究,早期应用吲哚美辛或布洛芬可有效预防静脉输注钠盐或十四烷基钠诱导的肺动脉高压(Hammond等,1985)。

将硬化剂注射到正常组织中会引起组织坏死,而注射至动脉内则会导致动脉内皮剥蚀和管壁坏死、动脉周围支持组织凝固性坏死(Giffin等1986)。通过比较各类硬化剂渗人小鼠肌肉组织后的表现,与乙醇胺或聚多卡醇相比,无水乙醇会引起更严重的组织坏死(Ozaki等,2010)。有报道称,应用微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时可能导致脑梗死而这可能是由于微泡沫堵塞了卵圆孔(Bush等,2008;Hanisch等,2004;Wright等,2010)。相比于普通硬化剂,病损部位局部压力增高可能会导致微泡沫更容易扩散进循环静脉系统。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