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论坛 微静脉血管瘤 微静脉畸形的分级

微静脉畸形的分级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   2014-6-11 17:39   1266  

   微静脉畸形(port-winestain,PWS)过去被称为毛细血管瘤或鲜红斑痣,在临床和组织学都属于真性畸形,由乳头丛内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组成,病因不清。Smoller等人(1986)认为,血管持续扩张是由于血管丛的神经调节改变,甚至消失。从正常皮肤和PWS组织病理研究表明,血管数目没有差别,然而在PWS病变血管周围神经密度明显减少。Rydy(1990)认为,在PWS乳头丛内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数量减少,其原因是感觉神经纤维合成几种神经肽,其中包括刺激平滑肌生长和刺激内皮细胞生长的P物质,造成营养缺少,可能是发病原因,其它因素如激素水平改变、创伤等。


   PWS发病率在0.3%,男女比率1:1,在出生时就存在,也可以不十分明显,临床表现为扁平粉红色斑,83%在头颈部,右侧2倍于左侧(Barsky等,1980)。微静脉畸形可以累及部分或多个感觉神经支配区-三叉神经支配区,口支占57%,其次是DI支和I支,病变可以互相融合,呈现地图样,口腔黏膜病变受累与皮肤病变相融合,牙龈、颌骨也可以同时受累,引起牙龈增生颌骨肥大,但多不超越中线,严重者咬合紊乱。与中线微静脉畸形不同的是微静脉畸形随年龄增长,颜色逐渐加深,厚度增加,出生时病变呈浅粉红色,病变颜色缓慢加深,在20-30岁后,会出现鹅卵石样结节病变oBarsky(1980)组织学观察表明,PWS病变区域的色泽改变和厚度变化都是血管持续扩张的结果,血管持续扩张是依据“病态皮肤区”(sickdermatome)为理论基础,也就是血管丛的神经支配完全缺失,病人在早期病变发展很快,颜色很快加深,厚度很快增加。若神经丛的神经支配不足,可以解释病变进展缓慢。Motly(1996)在皮肤乳头血管丛内将血管扩张分为三种类型(图7-2-1)。I型乳头丛垂直环扩张;D型乳头丛的深层,水平方向的血管扩张;M型混合型,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血管都扩张。上述分型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激光对I型治疗效果好,而M型疗效差。


微静脉畸形的分级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

图7-2-1 皮下组织横切面图


   微静脉畸形的分级:

    1989年Waner根据静脉扩张程度将病变分为四级:

    I型病变较早血管直径50~80mmo临床是浅或深粉红色斑,在强光6倍透镜观察可看到血管。

    II型血管直径80-120jxm。临床呈现浅红色斑。

    Ⅲ型血管直径120-150urn。病变是深红色斑。

    IV型血管直径>150nmo病变常呈紫红色,扩张血管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