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论坛 血管瘤发病原因 血管瘤的发病机制(一)

血管瘤的发病机制(一)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   2019-11-11 09:15   1107  


      对血管瘤的发病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然而,作为研究血管形成机制的模型,血管瘤的潜在作用近年来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有价值的发现也开始出现。

      将血管瘤定义为良性的、克隆样、肿瘤样增殖的病变是简单而有吸引力的。目前尚无血管瘤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克隆样扩张的可靠遗传学证据。基于对活化和未活化的X连锁等位基因甲基化差异的克隆分析,例如在女性患者中这些位点上呈杂合性的人类雄激素受体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已经被成功地用于各种肿瘤的研究。但血管瘤的内在的细胞杂合性,限制了这种分析方法的应用,细胞选择性显微切割技术,将有可能克服这些问题。

      还有一种有关病因学的理论已提出多年,它不是基于肿瘤形成,而是基于局部胎儿血管形成组织的持续存在,或局部滞留在血管形成的初级阶段。但这些发育学理论有些是根据直觉,并没有提供病理发生特异性机制的深入研究。一些研究认为,血管瘤中的毛细血管增殖是对局部异常释放的血管形成因子的一种反应,类似于接受氧疗的早产儿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常见的、以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形成为特征的异常毛细血管增生。这些理论可用以解释早产儿中血管瘤的发病率是足月儿2倍的现象。

      通过目前的免疫组化研究,对血管瘤发生过程中局部细胞因子微环境的了解程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Takahashi等(1994)用一系列标志物的免疫反应,比较了增生期、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血管瘤的血管密度。结果发现,在增生期血管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VEGF和IV型胶原酶的表达增高;而在活跃消退期,周细胞内TIMP、SMC-肌动蛋白高表达,肥大细胞计数最多。目前已知的最强力的血管形成因子之一bFGF的表达,在增生期比消退期要高得多。相对而言,这些标志物在静脉畸形中的表达很低或几乎无表达,正如在血管瘤的完全消退期一样。基于以上证据, Takahashi及其同事(1994)提出,血管瘤中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部分由血管形成多肽VEGF和bFGF介导,而N型胶原酶和尿激酶清理出用于扩张的空间。分化的周细胞可能表达TIMP,后者可能反过来通过抑制血管形成蛋白酶促进消退。肥大细胞可能通过分泌血管形成抑制剂,如干扰素- Y和TGF - B,以及刺激纤维化来促进消退过程。由上述研究所提供的、对于血管瘤生长和消退过程中涉及的分子和细胞因子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清晰认识,应有助于更好地评价新型血管生成抑制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更好地预测疗效。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