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论坛 血管瘤的介绍 胫后动脉血管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

胫后动脉血管瘤致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   2020-4-22 11:57   999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25岁。因右小腿肌肉痉挛后肿胀、疼痛剧烈1d于2010-11-05日22∶50急诊入住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患者入院前1天“行走过程中”出现右小腿肌肉痉挛,疼痛明显,尚能站立、行走,伤后2h自觉疼痛加重。就诊于我院,门诊行化验检查提示止凝血机制无异常。症状逐渐加重,伴有右下肢麻木,遂再次就诊。入院查体:BP:140/70mmHg,P98次/min。右膝关节屈曲位,伸直时右小腿疼痛加剧,右小腿、右踝关节肿胀明显,可见大片皮下瘀斑,张力明显增高,触之如板状,右小腿下段、右足皮温较对侧减低,感觉较对侧稍减弱,右足背动脉搏动存在。考虑右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即在腰麻下行右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术。术中见右小腿后侧肌群肿胀、瘀血明显,肌肉自切口处膨出,张力明显增高。术后右小腿、右足皮温恢复正常,感觉正常。术后3d患肢再次出现频繁抽搐,肿胀加重。血管彩超检查示:右侧胫后动脉中段血管局限性扩张,呈囊球状,其内径14.2mm,相邻正常血管管径为3.6mm,囊球形扩张血管后面可见两个囊腔。彩色多普勒显示:膨大的血管腔内可见红蓝相间的涡流,脉冲多普勒检测为杂乱无章的血流信号,并可见三腔血流相通。右侧股总、股浅、股深、腘动脉频谱异常。2010-11-11日患者转入“解放军总医院”行右侧胫后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患肢未再出现痉挛。于2010-11-20日再次入住我院,肿胀消退后患肢行扩创植皮术,创面愈合。指导患者行患肢功能锻炼,于2010-12-15日患者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患肢未再出现痉挛,功能恢复满意。

       2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分层流和涡流,血管功能良好,血管的弹性力可以使作用于血管壁的力得到缓冲,形成涡流的机会减少,产生涡流的强度也最小,当血管的弹性减小,作用于血管壁的这部分力失去支撑,同时又受到血液中轴外切的作用,结果使血流方向发生旋转,导致涡流的形成[1],涡流形成后,血流正常的分布状态受到破坏,血液内的有形成份相互碰撞、叠合,密度加大,动能释放,最终导致血液黏滞性的增加[2]。骨筋膜室综合征多由骨折或挤压伤导致,最常发生在前臂和小腿。本例患者无外伤史,其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的原因,考虑与右胫后动脉血管瘤有关。当血液流到血管瘤处由于血管内径的改变,血流改变为杂乱无章的湍流,血供减少,导致肌肉缺血痉挛,组织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液体渗出形成的水肿,使室内压力增加,室内压力的增高,使血供再次减少,水肿再次加重,从而形成缺血、水肿的恶性循环,由于骨筋膜室的室壁坚韧、缺乏弹性,当骨筋膜室内压力骤增时,阻断室内血液循环,使室内肌、神经等组织缺血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展,游潮。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7,12(5):233-234

       [2]王猛,张雷。血管因素和血流动力学因素对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J]。医学综述,2011,1(2):186-188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