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论坛 海绵状血管瘤 眶内原发性脑膜瘤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

眶内原发性脑膜瘤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   2020-3-30 16:08   1203  

       患者男,42岁,以右眼球突出1年余来我院诊治。做眶部CT扫描,右眶腔球后肌锥内可见一3.2cmX2.0cm大小的软组织块影,其边缘清晰,眼球受压轻度向前突出,同时压迫右侧眼眶内侧壁,相应部骨壁凹陷、变薄,右视神经与肿块分界不清、右视神经管结构未见扩张。CT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如图。

眶内原发性脑膜瘤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


       讨论
       征象不符球后肌锥内血管瘤:1.该瘤发生于颛侧的多于鼻侧;2.肿块与眶尖之间有少量脂肪间隙;3.有完整的包膜,通常为类圆形,偶可见分叶,边缘光滑。而此病例肿块却压迫鼻侧骨质,脂肪间隙几乎消失,且无论平扫还是增强扫描,均未显示肿块有包膜存在,边界呈结节状改变。

       海绵状血管瘤与眶内原发脑膜瘤之鉴别诊断,更重要的一点为后者起源于视神经鞘膜的蛛网膜上皮(视神经鞘膜即视神经由外向内包被着的由脑膜延续而来的硬膜、蛛网膜和软膜三层鞘膜),其生长方式为沿硬膜下间隙包绕视神经生长,视神经被包埋于肿瘤之内,増强后肿块自身可明显强化,包绕其内的视神经不强化呈低密度,横断面可示“双轨征”,冠状面为“袖管征”,具有一定特征性。前者冠状扫描时,可看到被肿块压迫移位的视神经,而在后者则看不到移位的视神经。另外一点,海绵状血管瘤虽为血管性肿块,但供血得到病理证实后,回顾本例尚有诸多动脉细小,循环缓慢,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即注造影剂后见肿块边缘呈结节状强化,随后强化范围扩大,密度却降低,以至与眼外肌呈等密度。

       此外,平扫时少数病例可显示静脉石,即肿瘤内显示小圆点状钙化,有助鉴别。而眶内原发脑膜瘤増强扫描后立即强化,可不均匀,延迟扫描后,其强化程度只能降低。此例提示我们,冠状扫描及延时扫描对鉴别诊断很有必要。此外,再结合临床的低头试验,二者之间,即不易误诊。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