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论坛 血管瘤电化学治疗 电化学疗法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疗效观察

电化学疗法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疗效观察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   2020-3-29 14:10   868  

李翔 李曾 曹霞

       【摘要】目的 探讨电化学疗法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ZAY-6B及BK-2000型电化学治疗仪对464例患儿实施电化学治疗。结果 其中446例随访6个月~10年,共11例复发,有效率100%,首次治疗i级(完全缓解率)99.1%(442/446)。结论 利用电化学疗法治疗婴幼儿表血管瘤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对全身干扰小、治疗较彻底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面积较大,血供丰富,手术无法切除者,或特殊部位及经其他治疗后复发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且便于推广应用。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 电化学疗法

       体表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良性血管病变。近年来虽采用手术、冷冻、激光、核素治疗、硬化治疗等多种方法治疗,仍不尽如人意。我科自1992年10月~2011年10月间采用电化学方法对464例体表血管瘤患儿进行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64例体表血管瘤患儿年龄为1个月~3岁,平均年龄0.5岁,其中男118例,女346例。按Esterly分类:海绵状血管瘤226例,毛细血管瘤107例,混合性血管瘤131例。单发381例,多发83例,共602处病灶,其中1例全身共66处病灶;瘤体直径1.0~13.9cm。瘤体部位:头部89例,颜面部72例,颈项部39例,躯干147例,四肢92例,外阴17例,肛缘8例。

       1.2治疗方法

       采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ZAY-6B及BK-2000型电化学治疗仪及硬质铂金电极。在无菌条件心电监护下,行氯胺酮静脉麻醉,同时根据患儿体重局部使用适量利多卡因麻醉以增加麻醉效果,同时减少氯胺酮静脉麻醉用量,降低麻醉风险。根据瘤体直径大小决定剂量和电极数目。一般治疗电压4~6V,治疗电量按每厘米直径给予20~30C,总电量以20~300C为宜。治疗小瘤体(直径≤3cm)时,阳极1根,位于瘤体中心部,阴极1~3根,位于瘤体周边部,贯穿整个瘤体,与皮肤平行插入瘤体。治疗较大瘤体(>3cm)时,可采用阴阳极交替使用的办法平行插入瘤体,并可开通辅助通路。瘤体>10cm且患儿年龄较小的可分两次治疗。相邻阴阳极间距为1.0~1.5cm(瘤体<1cm时,可为0.5cm),互不接触。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时,从瘤体边缘正常组织进针,针露出瘤体外部分应用绝缘管与正常皮肤隔开。治疗时压迫瘤体以排出多余血流,先在短时间内电压调升至4V,后再逐渐调升电压,可见电极插入瘤体部针眼处出血停止。瘤体表面颜色渐由红色变暗红色,同时可见周围水肿,随后变黑、干燥、变硬、平展为度。如已达或未达此效果,可视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治疗时间。治疗特殊部位如眼角、口唇、耳缘等部位血管瘤,为保护正常重要器官及缩短治疗时间,相邻阴阳极间距可<0.5cm,并可根据瘤体形状采用相应的非平行交替分布电极针,但应密切注意防止短路发生。

       1.3评价标准

       Ⅰ级:完全缓解(CR),可见的肿瘤完全消失,并超过4周;Ⅱ级:部分缓解(PR),病灶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缩小50%,持续超过4周;Ⅲ级:无效(NC),病灶两径乘积缩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超过25%,持续超过4周;Ⅳ级:恶化(PD),病灶两径乘积增大超过25%。

       2结果

       2.1治疗结果

       本组464例患儿中18例失访,余446例随访6个月~10年,11例复发,其中4例未治,余7例经2次治疗后痊愈,有效率100%。首次治疗Ⅰ级435例,CR率达99.1%(442/446)。包括瘤体较大的患儿均能愈合,无植皮病例。

       2.2不良反应

       本组病例术中出血量少或几乎无出血,有3例出现心律失常,经减少电流量后症状消失。术后无需镇痛治疗,个别出现烦躁病例给予镇静药物。除少数面积较大者,因病灶坏死、破溃或全麻后副反应,术后伴发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给予抗生素及局部用药,大多术后第2日体温恢复正常,其余在治疗中及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3讨论

       目前血管瘤治疗方法很多,如手术、冷冻、激光、压迫疗法、放射疗法、放射性核素(如32P、90Sr贴敷)治疗、介入栓塞疗法、糖皮质激素、硬化剂、平阳霉素、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等抗癌药物治疗、低温体外循环下巨大血管瘤切除等。但任何一种方法均非完全理想,因有出血、损伤、色素改变、骨髓抑制、易复发等诸多弊端,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局限性。1983年瑞典Nordenstrom教授首先提出了生物闭合电路(BCEC)学说,对电化学疗法原理加以阐明。1987年辛育龄教授将其引入我国,经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于肿瘤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基本原理主要是在肿瘤组织中心及其周围插上若干电极,通上直流电,在电场的作用下,改变肿瘤组织细胞内在生存环境,产生促使肿瘤组织消失的电化学、电生理反应。其中包括肿瘤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离子化改变,细胞内pH值改变,细胞酶活性改变,组织内微血栓形成等,使肿瘤血运破坏,并激活机体自身修复和免疫机制,一定时间后,代之以纤维组织增生、填充而达到治疗目的[2]。本组对464例婴幼儿体表血管瘤行电化学治疗,随访446例。对较大肿瘤、手术切除困难、出血量大、皮损大的患儿经电化学治疗也收到较好的效果。对复发病例,究其原因主要是瘤体大、部位特殊、治疗保守所致。在后期治疗中因吸取了教训,仅有1例复发。

       电化学治疗时铂金针电极间距一般应以1.0~1.5cm为宜。对瘤体直径小于1cm的肿瘤仅需2根电极并减少治疗剂量,间距以0.5cm为宜。治疗小瘤体(直径<3cm)时,阳极1根,位于瘤体中心部,阴极2~3根,位于瘤体周边部,贯穿整个瘤体,与皮肤平行插入瘤体;治疗较大瘤体(>3cm)时,可采用阴阳极交替使用的办法平行插入瘤体,并可开通辅助通路。铂针插入血管瘤体内可能有少量出血,经针孔溢出,这时应尽快通电,在短时间内(<30s),使电压达到治疗量4V以上,使电极针周周的肿瘤组织尽快凝固,血运破坏,这与治疗恶性体表肿瘤有所不同[4]。关于电化学治疗剂量问题,我们根据婴幼儿血管瘤瘤体较薄、内含血液、电解质丰富的特点,对婴幼儿血管瘤治疗剂量按成年人剂量的1/3~1/4,既每1cm需约30~50C电量,也达到了治疗目的,太大易使皮肤坏死,液化达瘤体基底正常组织或损伤临近组织,术后易形成瘢痕,特别是靠近心脏等特殊部位的血管瘤。

       在心电监护下,发现曾有3例出现心律失常,经减电流量后自然消失。结果表明小剂量治疗安全可靠,减少了不必要的正常组织损伤。瘤体的部位对治疗效果也有一定影响,对特殊部位如会阴、颜面靠近眼、耳、鼻、咽喉、口唇、舌体者,应注意做到插针要准确,不宜过深,以免治疗后水肿,影响功能,危及生命,针距宜在0.5cm左右,电压4V,密切观察瘤体在治疗中的变化,勿治疗过度。用绝缘管保护正常组织免受损伤。对于多发血管瘤,则宜采用多路输出分别治疗为妥。对于较大的瘤体,不要勉强一次治愈,可分两次或多次治疗,这样安全又便于治疗彻底[5]。综上所述,电化学疗法治疗血管瘤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可靠、对全身干扰小、治疗较彻底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面积较大,手术无法切除,或特殊部位的瘤体,是一种较满意的治疗手段,而且便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值得推广。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