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论坛 血管瘤的临床应用 椎管及后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

椎管及后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

发布者: 血管瘤论坛   2020-3-10 15:58   2554  

王关顺,李卓琳,杨光军

病例资料 患者,男,68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阵发性麻木伴感觉障碍,四肢乏力,症状时轻时重,多可自行缓解,1个月前外院CT发现纵隔占位而就诊。体征:心率74次/分,节律不齐,早搏2次/分,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血钙0.87mmol/l,血红蛋白109g/l,红细胞3.54×1012/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及绝对值均升高。总蛋白及白蛋白均下降,葡萄糖13.2mmol/l,铁蛋白460.1μg/l;肿瘤标志物中CEA、AFP、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和PSA均在正常范围内。

CT:Th2~Th3椎体水平椎管内偏左、左后纵隔占位病灶,椎管内病灶大小约2.0cm×2.2cm,长约5.9cm,左后纵隔病灶大小约3.8cm×2.4cm,平扫与肌肉相比呈等及稍高密度,密度不均,边界清楚,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冠状面重组见椎管内病灶自Th3左侧椎间孔延伸至左后纵隔(图1~3),相应椎间孔扩大,Th3椎体左侧、左侧横突、左侧椎板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区。

MRI:平扫T1WI与脊髓相比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境界清楚,病灶位于Th2椎体上缘至Th3椎体下缘水平椎管内硬膜外,沿椎管匍匐生长呈梭形,经Th3左侧椎间孔延伸至左后纵隔,轴面T2WI病灶呈“钳状”包绕脊髓,病灶与脊髓间见低信号硬膜影,增强显著强化,相应节段脊髓受压,同侧蛛网膜下腔变窄,椎旁肿块大小约3.8cm×3.7cm×2.9cm;Th3椎体左侧、左侧横突、左侧椎板见斑片状短T1、长T2信号,增强有强化(图4~7)。考虑为Th2-4水平椎管内及左后纵隔海绵状血管瘤,Th3椎体及附件血管瘤。

椎管及后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_血管瘤论坛-中国血管瘤患者之家

图1CT平扫示椎管内及后上纵隔肿块呈等及稍高密度,并伴有Th3椎体左侧、左侧横突、左侧椎板斑片状密度增高区。
图2CT增强扫描示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箭)。
图3冠状面重组图像示椎管内病灶自Th3左侧椎间孔延伸至左后纵隔,呈“哑铃状”,两端变细呈梭形。
图4矢状面T2WI示病灶呈高信号(箭)。
图5矢状面T1WI示病灶呈等信号(箭)。
图6轴面T2WI示病灶位于椎管内硬膜外,经Th3左侧椎间孔延伸至左后纵隔,病灶呈“钳状”包绕脊髓,伴Th3椎体左侧、左侧横突、左侧椎板斑片状高信号。
图7冠状面增强T1WI示病灶位于Th2椎体上缘至Th3椎体下缘水平,沿椎管匍匐生长呈梭形,经Th3左侧椎间孔延伸至左后纵隔,增强强化明显(箭)。
图8镜下见肿瘤组织由大量扩张的血管构成,血管内壁由单层上皮组成,缺乏平滑肌及弹性纤维层(×400,hE)。

手术及病理:术前会诊决定由神经外科与胸外科共同手术,取右侧俯卧位,术中探查,胸膜腔内粘连明显,钝锐性分离粘连,见肿瘤位于左上纵隔脊柱旁,肿瘤部分沿Th3椎间孔进入椎管,肿瘤大小约3cm×4cm,基底部分与脊柱旁左胸后壁粘连明显,肿瘤血管丰富,色暗红。神经外科组将椎管内肿瘤完全游离切除后,胸外科组将左上纵隔肿瘤完整切除。病理标本肉眼所见:肿瘤位于左上纵隔及椎管内,左上纵隔部分大小约3cm×4cm×3cm,椎管内部分大小约3cm×2cm×1cm,色暗红,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镜下:肿瘤组织由大量扩张的血管构成,血管内壁由单层上皮组成,缺乏平滑肌及弹性纤维层(图8)。病理诊断:海绵状血管瘤。术后随访半年,未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表现。

讨论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非常少见[1],约占硬膜外肿瘤的4%,脊柱血管瘤的12%,可累及脊柱任何部位,好发部位依次为胸段、颈胸交界、颈段,累及后纵隔的SECA更为罕见。SEC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文献报道18~67岁均可发病,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本例为68岁,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异。临床表现类似于其它硬膜外病变,多为缓慢起病,表现为受累平面以下的肢体麻木、疼痛、无力及感觉运动障碍,可呈进行性,也可呈间歇性发作,往往是由于静脉血栓和/或轻微出血引起瘤体增大所致,而急性发作通常是因为瘤内急剧出血引起[2-5]。本例为缓慢发病,与文献报道相符。SECA组织学主要由无数蜿蜒迂曲的薄壁血管构成,无扩张的动脉,亦无动静脉之间的沟通。

CT和MRI对SECA诊断均有重要价值,能清楚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生长方式及强化特征等。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低或稍高密度肿块,增强明显强化,CT扫描偶可见病灶内点状钙化影,同时,CT扫描有助于评价骨质侵蚀程度及向椎间孔延伸范围。病灶形态多表现为椎管内梭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缘光整,境界清楚,两端尖锐,沿椎管匍匐生长,相应水平脊髓受压变细,蛛网膜下腔受压变窄,此为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异性征象。病灶长短不一,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如有瘤内出血、钙化、纤维化或瘤周含铁血黄素沉积,常致T1WI、T2WI信号混杂不均,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强化可均匀或不均匀。部分SECA沿椎间孔向椎管外生长,致椎间孔扩大,椎管内外病灶沟通呈哑铃状,本例可见病灶沿椎间孔蔓延至左后纵隔。MRI可显示肿瘤与脊髓之间低信号硬脊膜影,有助于将病变定位于硬脊膜外,在MRI轴面像上还可见肿瘤呈“钳状”包绕脊髓,此征象也具有特征性。部分病例相应椎体可见小血管瘤[6],本例伴有Th3椎体及附件血管瘤。

本病需与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转移瘤、脊膜瘤等相鉴别。淋巴瘤在T2WI上常呈等信号,信号较均匀,很少向椎旁延伸,椎间孔扩大;神经源性肿瘤常见肿块沿椎间孔延伸,边缘光整,囊变坏死常见,密度或信号不均;转移瘤多伴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脊膜瘤位于硬膜下,常呈等脊髓信号,广基与脊膜相连,增强可见硬脊膜尾征[7]。SECA治疗首选外科手术切除。椎管及后纵隔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其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病变易发生出血,临床预后取决于术前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掌握本病CT和MRI特征,有助于术前作出正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关推荐

病友日记 更多  ▶
返回顶部